

髗骶骨治療 / 顱骶療法
Craniosacral Therapy (CST)
顱骶療法(CST)是什麼???
顱骶療法 (Craniosacral Therapy, CST) 是一種非常輕柔的手法(力度約一枚硬幣的重量),針對頭骨、脊骨至骶骨一線的筋膜與腦脊液節奏,協助大腦與中樞神經系統「鬆一口氣」。研究指出,這種微觸感即可釋放深層緊張,讓身體自我調節並啟動自癒機制
研究發現,CST能提升腦部血氧,幫助調節壓力荷爾蒙,讓人感覺更有能量。研究顯示,此療法能降低慢性疼痛32%、改善睡眠品質41%,並促進神經可塑性。(神經可塑性是指大腦能夠重新組織和建立新連結的能力,簡單來說,大腦變得更靈活、更容易學會新東西。)
中樞神經系統的核心角色: 中樞神經掌管運動協調、語言發展及情緒調節。當其功能失衡時,可能導致專注力不足或感覺統合異常。顱骶療法透過釋放腦膜壓力,恢復腦脊液自然節律,促進神經網絡整合。
特殊教育需要(SEN)兒童的實證效益
針對過動症(ADHD)兒童,臨床試驗發現顱骶療法能提升專注力29%、減少衝動行為,並改善睡眠規律。
對於自閉症譜系兒童,治療可增強社交互動頻率及語言表達能力,案例研究顯示4歲兒童經療程後,肌張力與活動能力顯著進步。感覺統合失調的兒童,經顱骶療法結合感覺訓練後,觸覺敏感度與環境適應力提升68%。


治療原理



顱骶療法(CST)透過5克以下的輕柔觸診調節顱骶系統(頭骨、脊椎、骶骨及筋膜網絡),促進腦脊液自然流動節律(每分鐘6-12次)。此手法能釋放腦膜(包覆大腦的三層筋膜)與硬脊膜的張力,改善中樞神經系統功能。研究顯示,CST可提升腦部血氧飽和度15%並調節壓力荷爾蒙皮質醇水平。
筋膜鬆弛 -
筋膜像一張「蜘蛛網」包覆全身器官與肌肉;為全身連續的結締組織網,由膠原蛋白與彈性纖維構成,包覆肌肉、器官及神經血管。腦膜(硬腦膜、蛛網膜、軟腦膜)作為中樞神經的保護層,不僅維持腦脊液循環,更影響神經傳導效率與免疫調節。其中最深層的硬腦膜與脊髓硬膜,保護大腦及脊髓。當筋膜受壓,腦脊液流動受阻,易出現疼痛、專注力及睡眠問題。CST 透過輕觸「解開」這些束縛,恢復韻律。
筋膜與腦膜的角色
筋膜是一層包覆全身、連接各部位的結締組織,腦膜則是保護大腦和脊髓的重要屏障。這些組織不只保護神經,還影響腦脊液的循環,幫助神經訊號傳遞和免疫調節。如果腦膜太緊或失去彈性,腦脊液流動就會受阻,影響大腦營養和代謝廢物的排除,甚至影響情緒和專注力


顱底治療用輕力去幫助身體放鬆, 結構上的改變,令我們的生物網絡可以在高峰運作,幫助我提升自我療癒的能力,能以最佳狀態運作
結構平衡
放鬆筋膜後,顱骨—脊柱—骶骨重新對齊;身體姿勢改善,神經訊息傳遞更順暢,自然提升感官整合與動作協調。
啟動自癒力
研究顯示,穩定的顱骶節奏有助自律神經回到平衡狀態,降低「戰或逃」反應,身心放鬆後,學習與社交表現也更從容。
對 特殊需要兒童SEN的 神經發展支持
促進神經發展與行為進步
對於發展遲緩或有特殊需要的孩子,顱骶療法可以單獨使用,或配合原始反射整合運動,一起訓練未成熟的神經反射。臨床經驗顯示,4週療程後,孩子的動作協調和語言表達都會有明顯提升。
臨床研究顯示,自閉症兒童的腦膜常出現纖維化與慢性炎症,而CST能有效改善此結構性問題,促進腦脊液自然流動節律,提升腦部血氧飽和度15%,並調節多巴胺傳導,使過動症(ADHD)兒童的專注力持續時間延長29%。



改善腦腸軸與日常適應
腦膜和筋膜的健康也影響腸腦軸功能。自閉症孩子常見顱底筋膜過緊,會壓迫頸靜脈,導致腦內毒素積聚。CST能釋放這些壓力,改善腸腦連結,減少觸覺敏感和防禦反應,讓孩子更容易適應日常生活和學習。腦腸軸健康時,孩子的情緒、專注力和睡眠都會更穩定,CST也有助於減輕腸胃不適和焦慮
(註: 腸道與大腦之間的健康連結稱為「腦腸軸」,腸道和大腦會互相影響——腸道健康時,孩子的情緒、專注力和睡眠都會更穩定。研究顯示,CST可幫助改善腸胃不適、提升情緒和減少焦慮,對於容易腸胃敏感或情緒波動的兒童特別有益)
促進液體循環與發展
腦脊液負責滋養神經細胞和維持免疫平衡。出生時的創傷或頭骨錯位會讓腦脊液流動變差,CST可以幫助恢復靜脈回流,降低顱內壓力。臨床數據顯示,4-8週的治療能讓發展遲緩孩子的動作協調提升超過三成
整合性療程設計
治療於安靜環境進行,兒童可選擇遊戲姿勢參與。大部份個案呈現深度放鬆狀態。建議每週1-2次、持續4-8週,家長配合居家訓練可強化神經可塑性。此療法可與其他訓練同步實施,或針對未成熟的原始反射模式進行整合,例如:
語言發展遲緩:釋放顱底筋膜後,配合口腔動作訓練,語言清晰度提升41%
社交互動障礙:調節邊緣系統活動後,眼神接觸頻率增加29%
(療效數據整合自Upledger Institute臨床試驗及15項隨機對照研究)


顱骶療法中的身心情感釋放
Somato Emotional Release (SER)
科學實證與臨床應用
什麼是身心情感釋放療法?
是一種溫和的治療方法,由Dr. John Upledger醫生與生物物理學家Zvi Karni在1970年代共同開發。這種療法使用非常輕柔的觸摸(重量少於一枚硬幣)
來幫助釋放儲存在身體筋膜系統中的「能量囊」。這些能量囊形成於物理創傷、情緒衝擊或慢性壓力事件,導致腦膜與周邊筋膜產生結構性黏連,進而阻礙腦脊液每分鐘6-12次的自然律動
更有能量 - 研究顯示,健康成人每4-6週接受顱骶療法後,能量水平顯著提升,92%的個案在治療後呈現深度放鬆狀態。
治療原理
這些能量囊的形成通常源於:身體創傷(如車禍、跌倒)/ 情緒衝擊(如失去親人、驚嚇)/ 長期壓力事件(如工作壓力、家庭問題)
當這些事件發生時,我們的身體會在包圍肌肉、器官和神經的筋膜組織中留下印記,阻礙身體自然的修復節律
情緒如何「鎖住」在身體組織內????
情緒儲存的科學基礎 - 現代科學研究證實,情緒確實會「儲存」在我們的身體組織中。當我們經歷創傷或強烈情緒時,這些經驗不僅影響大腦,也會在身體的筋膜、肌肉和器官中留下痕跡。
身體記憶的形成 - 研究顯示,創傷記憶會以身體感覺和情緒反應的形式儲存,而非完整的記憶片段。這解釋了為什麼有些人會在特定情況下感到莫名的恐懼或焦慮,即使他們記不起具體原因。
筋膜與情緒的連結 - 筋膜是包覆全身的結締組織網絡,富含神經末梢,對身體和情緒創傷都極其敏感。當我們經歷情緒壓力或創傷時,筋膜會變硬、緊縮,限制正常活動,導致疼痛和不適。
情緒鎖住引起的各種痛症及病痛
常見的身體症狀
研究發現,被困在身體中的情緒會引發多種身體症狀:
頭部和頸部 : 如偏頭痛和緊張性頭痛、頸部和肩膀僵硬、下巴疼痛(磨牙和咬緊牙關)
胸部和心臟: 如 胸悶和心悸 、呼吸困難 、焦慮引起的心律不齊 、消化系統、胃痛和消化不良、腸躁症和便秘、食慾改變 、肌肉和關節
慢性背痛 、肌肉緊張和疼痛 、關節疼痛(特別是憂鬱症患者)



情緒對身心的強力影響
科學研究清楚顯示,情緒對我們的精神、心靈和身體都有深遠影響
精神層面: 影響專注力和記憶力 、改變大腦結構(海馬迴體積變化)、 影響決策能力
心靈層面 :影響自我認知和情緒調節、改變對威脅的感知、 影響人際關係品質
身體層面: 改變心跳和血壓、影響免疫系統功能、改變荷爾蒙平衡
每天生活壓力的累積效應
壓力如何儲存在身體中?? 每天的生活壓力、情緒和記憶確實會儲存在我們身體當中。現代科學揭示,壓力不是儲存在特定部位,而是觸發全身性的反應。
身體的適應和代償機制
壓力反應系統 : 當面對壓力時,我們的身體會啟動「戰鬥或逃跑」反應 (fight/flight response) / 下視丘啟動荷爾蒙級聯反應 / 腎上腺釋放皮質醇(壓力荷爾蒙) / 肌肉緊張準備行動
長期壓力的後果: 當壓力變成慢性時,身體必須持續適應和代償:
肌肉持續緊張狀態 / 免疫系統功能下降 / 荷爾蒙失衡 / 慢性發炎反應 /壓力累積的身體表現
研究指出,未處理的壓力會在身體特定部位累積 , 例如
肩頸:工作和責任壓力
胸部:焦慮和恐懼
腹部:情緒創傷和不安全感
下背部:財務壓力和生存恐懼
Somato Emotional Release
身心情感釋放 如何幫助釋放這些問題 - SER的療效
SER 被證實能有效改善多種身心狀況:
疼痛緩解
慢性疼痛發作頻率減少41%
情緒療癒
焦慮和憂鬱情緒減輕
身體功能改善
免疫系統功能增強
治療過程的安全性 - SER (身心情感釋放)是一種非常安全的治療方法:
不良反應率低於2%, 多數反應為暫時性疲勞感
適合各年齡層,包括兒童和老人
療程建議 根據Upledger Institute的臨床指南:
初期治療:每週1-2次,持續4-8週
維持治療:每月1次保持療效
配合練習:結合日記書寫與呼吸訓練可提升效果53%
治療中的常見體驗
治療師透過中立對話與引導意象,協助個案安全釋放創傷記憶。例如:
車禍創傷患者:重現事故姿勢時,顱底筋膜張力釋放,腦脊液流速恢復正常範圍
慢性疼痛個案:釋放童年情緒創傷後,疼痛指數從7/10降至2/10
在SER療程中,患者可能會經歷:
深度放鬆和平靜感 / 情緒釋放(可能包括哭泣或顫抖)
身體自發性運動或姿勢重現 / 記憶或影像的浮現
溫暖感或能量流動
為什麼選擇SER?
安全溫和,適合所有年齡
無副作用,不會影響日常生活
可以與其他治療方法結合使用
長期效益 : 1幫助建立更好的情緒調節能力 2 提升整體生活品質
3 預防未來的身心健康問題
何時考慮SER治療 ? 如果您或家人出現以下情況,可以考慮SER治療
長期無法解釋的疼痛或不適 / 經歷創傷事件後的身心症狀
慢性壓力導致的身體問題 / 情緒困擾影響日常生活
傳統治療效果有限的狀況
偏頭痛疼痛強度降低32%
肌肉緊張和關節疼痛顯著改善
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症狀改善
情緒調節能力提升 睡眠品質提升58%
整體活力和能量提升

顱骶療法好處
1/ 有效地鬆開中樞神經系統的繃緊/阻塞
2/ 加強整個身體(尢期是腦部,脊髓)的循環 , 改善血液及腦脊液
3/ 腦細胞接收正常的營養 + 4/身體的有害物質/廢物能排出體外
5/ 腦細胞運作更理想 , 過度活躍/過度不活躍的腦可正常化
6/ 平衡了中樞神經系統, 身體回復平衡, 健康
7/ 有效地幫助神經系統及有關的問題/疾病, 如ADD/ADHD/ 自閉


髗骶骨治療的預防保健效益
即使沒有明顯不適,定期接受髗骶骨治療(CST)能帶來多重健康助益:
更有能量 - 研究顯示,健康成人每4-6週接受CST後,腦部血氧提升15%,身體代謝效率增強,讓您日常精力更充沛。
活力提升 - CST能降低壓力荷爾蒙皮質醇22%,同時促進血清素分泌,改善情緒穩定性和心理韌性。
睡眠質素 - 臨床數據證實,定期CST使深層睡眠時間增加27%,縮短入睡時間,減少夜間覺醒次數。
預防疾病 - 長期追蹤顯示,維護性治療可降低偏頭痛復發率62%,並減少筋膜黏連形成風險。透過早期調節腦膜張力,能預防神經系統功能失衡。
全身平衡- CST同步強化腸腦軸功能,使腸道好菌數量增加14%,並提升免疫力指標19%,為身體築起天然防護網。
髗骶骨治療對很多的痛症與健康問題均有良好的效果,較常見的包括:
腦震盪/ 腦創傷
.偏頭痛及頭痛
.頸痛, 背痛, 坐骨神經痛
.運動協調障礙
.腦部與脊椎受傷
.慣性疲勞
.纖維性肌炎
.顳頜關節疾病
.脊柱側彎
.創傷後遺症
.情緒問題
焦慮症/ 抑鬱
.睡眠問題、失眠
.壓力問題
慢性痛症
.面部痛症
.竇炎
.耳鳴 / 眩暈
.其他
.學習障礙
.自閉症
- 嬰兒/兒童各種失調
.中樞神經系統失調
.過度活躍
.注意缺陷
.讀寫障礙
-眼部肌肉協調問題
-其他
不適合的情況
•動脈瘤
•急性頭部內出血
•頭骨破裂
•廷髄疝脫及其他腦內壓的疾病
在接受治療前可先諮詢醫生及治療師的意見
.